第一讲 什么是生命教育 上一节 返回
 
  第二节 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认识生命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和高中的生命科学课文中涉及很多,很多内容在以后的讲座中有专门的论述,这些内容归纳起来大概有下面几个部分。

1. 生命本质的认识

对生命本质不同的描述:

“任何具有复制、变异和变异之复制能力的系统”

“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地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实在形式。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什么是生命确实是一个很难全面而准确的问题,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生命的定义。这是因为人们很难用简单的概括来定义如此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同时人们对生命现象包括一些生命的基本问题还有许多不明了的地方(如生物进化机制),也就自然难于对其本质进行中肯的科学归纳。

2. 认识生命的特征和结构

1)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主要包括人类起源进化、人体解剖、人体结构生理等内容。其中人类起源进化在后面有专门的讨论。

2)对其它生命形式的认识

主要包括地球上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等内容。

3. 生命的发展规律

1)对微观生命变化规律的探索

这部分内容几乎贯穿中学整个生命科学课文,包括细胞及其亚结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等等,其中有关组成生命的元素、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等内容后面有专门的论述。

2)对个体生命发展规律的研究

这部分内容包括青春期生长发育、遗传与变异等等,其中有关青少年青春期生理生长发育等内容在后面有专门的论述。

3)对群体生命发展规律的研究

这部分内容包括动物生态、植物生态、人口科学等等,在后面的讲座中,与这部分有关的内容有人口科学、资源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等。

 二、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是对生命积极的、深厚的、稳定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建立是生命教育的又一个主题。

一个女癌症患者,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骨头。最多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医生已经宣判了她的死刑,她却微笑面对,不向癌症低头,还自行车骑行了几个国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是那么的美丽。

在这部分内容中,除了有不少生命科学的内容外、有很多涉及到生命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对青少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内容大概有以下这些方面:

1. 认识自我

自我是个体生命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是生命历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人因为了自我 ,才会觉得自己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体。而正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我,才会构成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个体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趋于成熟 , 所以在不同的阶段 , 个体对于生命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1岁左右的婴儿就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 产生了初级的自我。

1-2岁时,婴幼儿已经开始学会说话,由把自己称为"宝宝",称自己的名字,逐渐学会称自己为"我",这个自我命名的过程,也标志着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这种初级的自我使得婴幼儿能够感觉到的是自然生命的存在。

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把握自我;唤醒自我生命意识;正视自我,战胜自我等等是这部分内容重要组成部分。

2. 认识生命的价值

除了认识自我,认识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快乐、追求生命的真谛也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爱惜生命、呵护生命,自觉赋予自己的每一时刻以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在这部分内容中,有关中学生命科学课文里生物入侵、心肺复苏等内容在后面有专门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尊重他人的生命

3)尊重地球上其它生命形式

4)生存教育

4. 死亡教育(生死教育)

死亡教育有的地方也叫生死教育,它也是生命教育中重要内容,解决好“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等问题,能让青少年更好领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1)人的生命是有限

2)正确看待生死

3)敬畏死亡

4)培养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和谐生命

生命对于地球上任何形式的生命个体都只有一次,如何获得心灵的和谐;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命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是个体生命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面的讲座中还会专门讲述,在后面的讲座中,还将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作专门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 青春期健康心理的培养

1)青春期心理发育特征

2)青春期心理教育

3)青春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4)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预防

2. 关爱他人,和谐共处

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心理学把人际关系紧张看作是社会适应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多元智能理论把人际关系作为第六种智能。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 系来支持,人际信任所带来的资源,甚至被称为"社会资本"。与人和谐相处不仅是一种伦 理规范,从更加深层的意义上看,它还是一种生命的智慧。我们要帮助中小学生与他人和 谐相处,要在他们幼小的时候,与父母、同伴、教师 , 以及其他周边的人群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

1)自爱与爱人的关系

2)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3. 热爱自然,珍惜生存环境

自然界养育着人类的生命,人的生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日理解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进而理解个体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懂得关心人类的危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无论是古代东方的"天人合一",还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早在130年前,针对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界取得一定成果,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更大战果的时候,恩格斯及时地向人们发出了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1)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人类与其它生命形式的和谐相处

2)人类可持续发展

人类发展与资源

人类发展与能源

可持续发展观

 四、课本中生命教育的内容

中学课本中在生命科学课程中有哪些涉及生命教育,按书本顺序介绍如下:

1.初中第一册:第三章健康与疾病。

其中有新的健康观,认识健康,动态的健康的概念,青春期健康,生命的自我管理,健康的自我管理,饮食和健康的关系,运动和健康,生活规律和健康的关系等。常见疾病及预防,免疫功能,生活方式和常见疾病,酒精与健康,吸烟与健康,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知识。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怎么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用药基础知识,对意外伤害的急救,心肺复苏,伤口包扎与处理等等的内容。

2.初中第二册:

其中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二氧化碳、臭氧层破坏、酸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人类发展的制约,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的影响,城市居室环境等等的内容。

3.高中的一册:

其中有生命物质基础,六大基本化合物,水和无机盐,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营养物质转变,合理膳食对人体的意义等等的内容。

4.高中第二册:

其中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等等的内容。

5.高中第三册:

其中有人类的起源于发展,生物多样性,人口与生物多样性,人口的发展状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要求,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以及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发展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其他的生命形式和谐相处,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国家之间、世代之间如何和平、公平地相处等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