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在二期课改教材内容中,涉及有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个体水平的生命的信息的相关内容,本课程在帮助教师理解课改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生命信息所涵盖的丰富知识内容,包括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生命规律及生物信息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前景。

环节

主题

内容概述

活动安排

生物电的产生与传导

通过介绍生物电的发现,引出生物电的基本概念、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基本概念,使学员对电生理学技术和研究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

通过学习本环节内容,讨论和回答以下问题。

1.膜电位与哪些膜成分和离子有关?活细胞维持膜电位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哪种物质?

突触传递

通过介绍突触类型、突触结构、突触的传递过程,拓展钙离子通道、递质、受体突触后电位、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等内容。

讨论:

1.神经元之间如何传递信号?

2.抑制性与兴奋性递质的生物学作用是什么?

脑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介绍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渗透脑功能研究的基本方法,展示当今脑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主要成就,引导学员认识脑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讨论:

1.脑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2.你认为脑科学研究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3.如何开发大脑皮层与人类学习相关功能研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介绍感受器的类型和编码机制,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使学员初步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区别。

作业:

1.什么是光感受器?

2.什么是声音感受器?

条件反射与学习

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习与记忆的行为学过程。

高等动物和人类的条件反射十分复杂,研究条件反射建立的机制,一直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在本环节中,力图通过介绍近几十年来关于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成果,使学员深入理解条件反射建立的机制,体会巴浦洛夫学说的深刻内涵。

1.高中教材《生命科学》(试用本)第二册第12页条件反射实验中,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只是反复给予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和消退。你认为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新的条件反射的建立?为什么?

2.如何以生物学的观点,理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者“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

自主神经与下丘脑

介绍自主神经的结构与功能,下丘脑的主要功能,以及下丘脑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员理解下丘脑在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的重要作用。

讨论:

1.自主神经在调节内脏活动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2.生物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生长发育的调节与下丘脑功能之间有哪些联系?

细胞识别与机体免疫

介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并以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为例,介绍免疫学理论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派生的新技术。

讨论:

1.人类ABO血型的分子基础和生物学意义。

2.细胞膜外表面糖链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抗抗体?

基因表达及调控

介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的特点,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异同;最新研究成就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使学员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讨论:

1.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何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