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系统的对比 |
|

图1 上海一期教材课文 图2 上海二期教材课文
课文系统作为地理教材的主要载体,它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1、在教材内容的划分上
一期教材内容是按“章”和“节”来划分的,共6章29节;而二期教材是按照“篇”和“专题”的形式来划分教材的内容,还增加了相应的“专栏”,总共9篇28个专题。
2、在内容提要上
一期教材每章前面并没有设计内容提要,也就是没有对整章高度概括的语言文字,这样的一段文字虽小,但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掌握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更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一期教材课文没有过多的语言过渡,直入主题。
二期教材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在每一篇的前面都设计了一段统领全篇的文字,例如,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就有这么一段文字“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犹如沧海一栗。地球演化、气候变化、水体运动、生物生长和人类生活都与宇宙环境息息相关。认识地球要从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始。”这样的指导语对学生的自学以及吸引学生很好地进入该内容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地理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内容适当的扩充,形成新课的导入,例如,在新课之前进行这样的引入新课“夜晚,抬头仰望,浩瀚星空,美丽而神秘,那些闪烁的星星到底离我们有多远?那上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会有其他的生物么?日月星辰,春夏秋冬,我们居住的星球在宇宙中又是按照怎样的规律在循环往复呢?从今天起,我们开始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在这个旅行中,我们要用一个崭新的眼光来观察我们熟悉的地球和并不太熟悉的其他天体”,加入这样的一段导入能够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能吸引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一、课文系统的对比 |
|
3、在外延知识阅读方面

一期教材中设置了选学课文和阅读材料,承担着对学生知识的扩充作用,例如,“天球与星座”,“地壳的化学元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而二期教材虽然没有明确的选学课文,但是,也提供了一些知识扩充的内容,以“专栏”的形式出现,例如“宇宙大爆炸”,“冥王星出局”,“哥白尼的‘日心说’”等,两期教材提供的该方面的内容虽然同属于延伸知识类型,但实际上差别还是很大的,从上面的例子上可以不难看出,一期教材的延伸知识都属于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和补充,而二期教材的延伸知识主要集中于前沿知识信息和相关内容的资料。这样的差别也导致了地理教师在运用这方面课文的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期教材相关内容可以使老师将它们作为知识点来讲解,而二期教材相关内容可以使老师作为一个课外资料来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其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索精神。
4、在活动式课文上
 |
一、课文系统的对比 |
|
一期教材设计了“读图思考”,“复习与思考”,二期教材设计了“思考与实践”,“研究与探讨”和“综合实践活动”。在图文的设计上通过下面的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出一二期教材在活动性课文的呈现上也有所不同,一期教材活动性课文设计偏于传统,上图下文,中规中距,“读图思考”设计在图的下方;而二期教材设计非常新颖,呈现出一个思考的画面,图文排列上大致是正图旁文,文字没有固定的位置,这样的设计非常贴近学生的心理,也贴近学生的学和思。

图3 二期教材插图 图4 一期教材插图
5、在课文的细节方面
两期课改在页的下面都设计了一些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注释,对教师和学生原有知识的扩展有一定帮助作用,例如,“光年”,“小行星”,“磁暴”,“引潮力”等。此外,两期教材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二期教材的课文中出现了对专有名词的英文翻译,例如,宇宙(the universe),太阳系(the solar system),总星系(the metagalaxy)等,通过双语的介绍,学生可以对地理学的专有名词在中英文里有一个很好的印象,此外,二期教材对有些知识点的相关内容用黑体凸显出来,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例如,在城市体系和城市群这一专题中,城市体系这一知识点的下面的课文中就用黑体总结出来,世界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全国性中心城市、跨省区的区域中心、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以下中心镇,这样用黑体字总结出来,既方便学生的识记,又给教师的教带来了方便。 |
二、图像系统的对比 |
|

图5 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类型
表1 两期课改教材图像数量比较
教材图像数量 |
一期教材 |
二期教材 |
图像系统类型 |
地图 |
525 |
98 |
景观图 |
58 |
234 |
地理示意图 |
61 |
162 |
地理统计图 |
57 |
79 |
漫画 |
0 |
2 |
在印刷方面,一期教材采用的是黑白印刷,在教材的前几页附带了彩图,上、下学期共附带了16页彩图;二期教材则采用了彩色印刷,无论从图像的显示效果,还是从表格呈现内容上,二期教材的图表系统要更胜一筹,而且这样彩色的呈现方式,能够很好地表达更多内容,给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强,对学生的视觉刺激更强,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对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从下图的表格和图像的对比中看看两期教材在图表系统方面的差异情况。
1、一期教材中的表格虽然在颜色上是黑白色,但表格的所要表达的内容还是非常清晰、明了,除了较二期教材表格少了几分色彩外,总体上差距不大,此外,一期教材在表格的下方多设置了相关的思考题。
如下表太阳系九大行星比较,表格的下方就设置了如下问题,“从体积、质量、表面平均温度、有无大气及大气主要成分分析,除地球外,各大行星是否存在适合生命物质生存的环境条件?”而在二期教材介绍相关内容的表格中却没有设计这样的问题,这也是二期教材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样的设计对激发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作用。

图6 一期教材表格示例

图7 二期教材表格示例 |
二、图像系统的对比 |
|
2、从图像上来看,二期教材图像呈现的效果明显高于一期教材的图像,二期教材在图像质量、图像色彩、图像类型、图像数量上都明显高于一期教材,而且信息量大。

图8 一期教材-黄赤交角图 图9 二期教材-黄赤交角图
 
图10 二期教材-正午太阳高度

图11 二期教材-正午太阳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