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制定菜谱
- 合理烹饪,尽量保持食物中的营养素
-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合理制定菜谱
只考虑每日菜谱是不够的,为了达到优化各种食物的组合,利用食物的互补作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吸收能力,以一周菜谱制定为宜,并且以“同类异样”原则进行替换。要遵循以下原则:
- 营养充足、科学平衡原则
- 合理分配各餐食物的原则
- 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原则
- 结合当时当地食物供应的原则
- 伙食收支平衡原则
(二)、合理烹饪,尽量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素
- 提高营养素的吸收率(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蛋白质用淀粉上浆形成保护层,减少营养素的流失,急火快炒,避免氧化;煮骨头汤、烧鱼用醋,使钙质溶于水;铁质和vc有利于铁的吸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于蛋白质的保护:牛奶、面包和鸡蛋同时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 混合膳食(八宝粥)
- 避免不溶性盐的产生(菠菜和豆腐)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 情绪(心理环境)
- 进餐物理环境(电视、固定进餐位置)——动力定型
- 活动量和进食量
- 餐前半小时内不喝水
- 暗示、榜样作用
- 个别差异
- 不打闹说话
(四)、预防和纠正孩子挑食
孩子挑食的原因:
- 3岁前后孩子讨厌某种食物,大多数由于食物难以下咽,才产生厌恶心理,如生的蔬菜和硬硬的肉;许多食物孩子在生理上还难以接受,如青椒“孩子讨厌食物”转变为“孩子还不能接受这种食物”,更轻松态度对待
- 某种食物经常不出现在餐桌上,它就很容易被孩子排斥:成人影响
- 对食物的好恶与性格有关:神经质
- 不愉快的心情和波动,会使孩子对食物挑剔:被鱼刺卡过、肉噎过、番茄酱想到血、身体不舒服时吃过时的感受以后有厌恶感、成人不爱吃产生厌恶感
预防和纠正孩子挑食的方法:
营养所需量——乐趣所需量思维方式的转变:首先考虑食物孩子是否接受,其次考虑营养问题,与其吃营养丰富的蔬菜色拉还不如吃水煮蔬菜;
想办法去除食物中强烈的异味:使用香料番茄酱去除青椒胡罗卜的味道、干炸鸡肉和鱼、柠檬汁去鱼腥 ;
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其饮食的积极性:什么味?放了什么;
当孩子吃了他本不爱吃的东西,保教人员应大加赞赏;
在孩子面前夸赞食物的美味:教师的影响;餐桌气氛愉快则孩子食欲旺盛;
让孩子体验空腹的感觉,让孩子做充分的户外活动以刺激其食欲;
使孩子吃饭有规律,生活有张有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