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合多种教育要素,构建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是幼儿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幼儿主体作用于阅读客体,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是孩子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因此,阅读活动要珍视这一过程,整合多种教育要素,为不同幼儿搭设不同的阅读教育平台。

1.将生活与早期阅读的整合

新的课程观认为:根据学龄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系统知识教育,都应将这些知识转换成具体的生活经验呈现给幼儿,或把有关的知识通过游戏、日常生活使之实际化。为此,在新课程观的引领下,我们应以与噢而生活的内容为阅读素材,将阅读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案例:一场大雨后

初秋的下午,突然有一个孩子叫了起来:“下雨啦!下雨啦!”还没等教师转过身,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这下子教室里可热闹了,孩子们都蠢蠢欲动,便一个个或三五成群地趴到了窗台前观看,还一边大呼小叫:“不好啦,下大雨拉!啊——这里积水了……”

雨总算停了,教师突然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场难得的大雨不止是发生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吗?把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谈到的组合起来又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孩子们刚才正是在生活中阅读啊!

教师立即把孩子们唤到身边,和他们讨论起刚才的那一幕。“孩子们,刚才发生了什么?”

“外面下大雨了”悦悦第一个说。“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很多,很多的。”泽泽激动地说。“雨沙啦啦啦,马路上的汽车上都是雨,我们幼儿园的窗户上也都是雨”小羽的回答简直让教师感到吃惊,可别小看了这群小不点,他们可真是看得仔细!

就这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这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老师把孩子们用讨论的事情编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画成一本本图书,放在班级的阅读小天地里,让孩子们一起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图书的阅读,它是一切映入眼帘的东西,其实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就处处充满着阅读,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用爱呼唤,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许多适合孩子阅读的素材。

2.将主题与早期阅读的整合

二期课改使教师们逐渐学会了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通过积极的实践和及时的分析反思,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以往对阅读活动的认识,拓宽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真正做到支持孩子们在生活中阅读、在游戏中阅读、在学习中阅读。

案例:动物大世界

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开始了,教师在阅读区中投放了一些关于动物的书籍,如《彩图幼儿知识百科》、《目击者丛书》等。

早上,教师发现有好几个小朋友去了阅读角,第一个是被小朋友称作“动物小博士”的杭天,一到阅读角,就用眼睛四处一扫,停留在那本《目击者丛书》上,他捧起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一会儿,晨晨来了,杭天一下子叫住了他:“快来看,蛇把一头牛吃掉了!”“蛇怎么会吃得下牛呢?”晨晨显然被杭天的问题吸引住了,蹲下身子,凑近脑袋,两人一起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嘀咕:“蛇那么小,牛这么大,怎么吞得下呢?”“你看,牛尾巴还露在外面……”

君君也来到了阅读角,拿起一本《动物王国窃案》的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张智忆拿了一本动物儿歌,边看边念,依依则凭着学的拼音帮助张智忆一起猜不认识的字……

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成果,杭天问小朋友:“蛇为什么能吃掉比它大很多的牛?”马上有小朋友又反问道:“那你知道鸡为什么要吃小石子吗?”王藤杰打圆场说:“我家里有好多关于动物,什么恐龙啦,犀牛、珍稀动物等等的书,明天带来一起看,找找答案吧!”这个主意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响应,纷纷表示带关于动物的书来,阅读角的书就越来越丰富了。

接着,教师还围绕主题进行了“说说我阅读过的动物书籍”、“搭建上海动物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编图书”、“精彩的电子图书”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于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知识经验的内容,会用心去解读,并且非常乐意把解读的内容表达表现。所以,教师要善于寻找主题活动中的要素,开展阅读活动,将阅读活动和主题活动有机融合。

3.将绘画与早期阅读的整合

画画是幼儿反映自己生活经验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内心最真的“语言”。儿童喜欢通过图画符号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喜欢阅读自己的画。然而,在孩子的画中,常常会出现让人看不懂的画面,那么此时,教师应该怎样判断孩子的作品呢?有没有用心去解读孩子的画?

案例:倾听孩子的解释

美术区里,晟晟正聚精会神地绘画,教师走进一瞧,画面上有一艘很大很大的轮船,船上站着一个庞大的“千手巨人”。教师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人画成如此庞大,有千只手呢?
于是,教师非常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人画成顶天立地的千手巨人呢?”晟晟说:“这是用电脑控制的‘反导弹千手机器人’,它可以保护一个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如果哪个国家想发射导弹去侵略别人,反导弹千手机器人就会伸出千万只手把导弹抓住毁灭,因为它的手是用磁铁制作的,有磁性,能吸住导弹。”

听完了他的介绍,教师非常惊讶,一个平时说话都有些结巴的孩子阅读自己的画时,竟不打一个“疙瘩”,真让人不敢想象。

教师又仔细凝视整张画面:只见画面上除了“千手机器人”外,还有色彩鲜艳的渔网,蓝色的天空中映托出一轮火红的太阳,显得格外炎炎;海鸥在海面上自由飞翔……这是一张内容丰富的图画,充满着童趣和幻想色彩。反映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想象。于是,教师将孩子介绍的画面内容书写成文字,按放在画面的下面,请孩子明天继续想象和编画故事,形成孩子自编的绘本。这一过程很好的将绘画与早期阅读的整合,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