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自编图书活动开展的途径 | |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能动建构、积累和同化阅读经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是鼓励幼儿开展自编图书活动的基础。在幼儿园开展自编图书活动可以遵循以下的途径: (一)区域活动中的自编图书 在自编图书活动前,教师可以在相应的美工区、图书角提供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让幼儿自愿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为高结构的自编图书活动打下基础。当幼儿的经验达到一定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以小组或集体为单位,开展命题自编图书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继续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或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再次的表现和表达,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再造想象力。 (二)专用美工室的自编图书 开辟幼儿专用美工室,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各种色彩丰富、形式多样、表达方式不同的美工材料,定期更换。如材料工作室、泥巴室等。让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将平面的故事用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油泥画、纸工画、编织画、玻璃画等),使幼儿不仅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表达表现之中而且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油泥画、纸工画、编织画、玻璃画等自编图书活动,比较适用于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三)集体教学中的自编图书 幼儿园的高结构教学活动,目标比较具体、细化,往往以幼儿即时就可获得的行为目标为活动目标,如:“让幼儿学习画一个背面人”,“让幼儿初步懂得物体远近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在活动设计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非常重要的。高结构的活动,应该做到教学内容的陈述详尽,步骤清晰,活动材料交代具体,可操作性强。 如在观看动画片进行自编图书这种高结构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思考,提一些必要的问题,培养幼儿识画的主动性。要注意对孩子的观察方法进行引导,注意锻炼幼儿观察事物的敏感性,使幼儿能够独立地在短时间内确定主体和背景,辨别出主要和次要。在合作编画的过程中,幼儿的组织协商、排序等能力都到了锻炼。他们能自己确定用几幅画面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同时商量好如何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安排画面,分工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