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编图书活动开展的类型  
 

自编图书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愿望用图画符号表达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幼儿园开展自编图书的活动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

在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中,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选择幼儿熟悉的故事书内容来编制图书。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运用一定的绘画经验,经自己熟悉的故事内容用单幅单页的绘画作品来表达,学习从语言符号到绘画符号的转换。(这一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绘画基础,比较适合于中班上期进行)

其次,是创编图画故事书。即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运用已有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将自己创编的故事、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的画面,编成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将语言符号转化其他符号的能力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活动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绘画能力,比较适应于中班后期)

(二)、为仿编诗歌配插图活动

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而仿编诗歌是我们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语言活动方式。即在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及构成的基础上,仿照诗歌的某种结构自己编诗歌,配插图是一种用绘画形式表达诗歌内容的方式。为仿编诗歌配插图就是根据现成或仿编好的诗歌内容,通过个人的经验表象想象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然后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使诗和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例:诗歌《白云和白帆》,其中白云和白帆就是整首诗的灵魂,他们处在不同的位置,而两者又相互关联。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结构、内容、寓意的基础上,再调动幼儿个人的经验去想象诗歌所勾勒的意境,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蓝蓝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湖面上白帆点点,一上一下,海天一色……以此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活动。当幼儿根据自己仿编的《小花和蝴蝶》作画时,由于已经具备了前期的经验,教师只需提醒幼儿想象出诗歌的意境和理解清诗歌表达的内涵,就能让幼儿根据各自的理解作画了。(这一活动需要幼儿有一定的理解、概括能力和绘画技能,适应在大班后期进行)

(三)小小编辑部——自编报纸活动

自编报纸活动就是幼儿自己做记者、自己采集新闻,自己排版自己“印刷”的过程。自编报纸,需要幼儿在生活中有比较细致和敏捷的观察力,能善于捕足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件,用绘画及图夹文的形式表现的一种方式。这里所指的生活中的事件,可以是幼儿生活周围发生的大事件,也可以是幼儿认为对自己或同伴有价值的事件;可以是幼儿从新闻中了解到的,也可以是幼儿从父母或同伴处听来的。自办报纸的过程主要锻炼了幼儿分辨是非和有意注意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发展了孩子的综合能力。每年五月,幼儿园会开展全园性的“阅读节”活动。大班幼儿在“浦南阅读节”活动中自编、自办了各种以“阅读”为主题的报纸,并发动家长共同参与进行了评比,家园合作,收效很大。(此项活动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适应于大班后期)

(四)听音乐编构故事书活动

这是一种将阅读经验与音乐感受相整合的活动。幼儿通过感受、理解音乐,将它转化成语言符号,进行讲述,并配上画面组成音乐图画故事书,可培养幼儿将音乐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和绘画符号的能力并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大班幼儿在进行了音乐欣赏活动“动物狂欢节”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对动物形象的想象,编制的“动物狂欢节”系列图书,就是一种很好的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活动。(这一活动对幼儿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适合于大班后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