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主要样式  
 

两年的阅读培养,使大班幼儿的阅读越来越呈现个性化。有的幼儿喜欢静静的阅读图书;有的喜欢用绘画、歌舞、表演的方式表达理解的阅读信息;有的喜欢在生活中阅读标志、海报等。

因此,要有效地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就必须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阅读材料的特点,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正如《纲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同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我们建立多元的阅读样式有:”

(一)个别化阅读活动

教师在阅读区内投放各类阅读材料,有童话故事类的、有科学类的、有生活类的、有世界儿童名著、有幼儿自编的图书等等。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通过最少的干预,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孩子们自在又愉悦,每每享受到的是私密阅读空间所带来的那份独有的宁静以及来自于教师最亲密与直接的关注和指导。

(二)集体阅读活动

伴随着熟悉而悠扬音乐,属于大家的“共读好时光”开始了。教师拿出自制的大型图画故事书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有时孩子们手上会人手一本小图书。这种阅读活动主要是帮助养成良好的有序阅读图书的习惯,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画面内容并能进行归纳,获得自主阅读图书的经验。集体图书阅读活动能充分发挥幼儿互相感染、互相影响的作用。如果分小组进行,则更便于教师全面观察和个别指导。总之,这样的阅读活动,幼儿获得了师生、生生共享阅读时刻的愉快体验。

(三)小组探索性阅读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经常会生成很多问题,小组探索性合作阅读能帮助幼儿探索并理解阅读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热点问题,提供多种阅读材料,鼓励幼儿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并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索研究,解决生成的问题并用多元的方式仅信不过表达表现。这种样式的流程为:教师或幼儿提供多种阅读材料——幼儿自行选择阅读材料——有共同阅读兴趣的幼儿组成小组——小组共同探索研究阅读材料——与其他组分享阅读成果(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表现)。

如大班初期,教师迎合国庆节展开了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主题开展中幼儿生成了许多热点话题: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中国最伟大的人是谁?中国的国花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这些问题,首先从网上收集并制作了一本本图书:《了不起的中国人》、《中国的骄傲》、《中国知多少》将之放在图书区里,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朋友结伴选择相应的图书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全程关注幼儿的合作阅读,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如“你们在小组阅读中有什么困难吗?”、“这些图书资料能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了吗?”、“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向大家介绍研究的成果?”等;再次教师搭设交流的平台,让每组成员用最擅长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小组研究的阅读成果。如:星星组用小品表演《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向大家展现了了不起的中国古代人;钻石组则用快板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中国之最;美少女组则用歌舞的形式展现了奥运会、世博会、兵马俑等中国值得骄傲的事情和遗迹。幼儿的多元表达得到了同伴的积极的响应,同时大量的阅读信息提高了幼儿认识社会的能力,也萌发了幼儿爱国的情感以及更加深了幼儿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小组探索性阅读突破了以往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在与同伴共同自主的阅读研究中,主动积极地建构新的阅读经验。它不仅让让幼儿在合作阅读中分享阅读的快乐,更让幼儿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帮助问题的解决。

(四)戏剧表演阅读活动

即教师鼓励幼儿将熟悉的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造后,用肢体语言予以表达表现的一种阅读活动样式。这种阅读样式特别适合喜欢用表演形式表达阅读信息的幼儿。它的流程为:幼儿结伴对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作(改编)——协商分工——合作排演戏剧——在舞台上进行“公演”。如: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幼儿结伴成小组进行改编。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工合作(一般有导演、演员;还有负责道具制作、剧本汇编的人员等)并进行一幕幕的排练,最后在“哈哈剧场”进行公演。戏剧表演游戏是符合幼儿意愿的自主活动,是幼儿对阅读多样化表达最好的方式之一。

(五)角色扮演阅读活动

角色扮演阅读是让孩子在关注自己周围的社会、生活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自己、选择并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予以传递与表达对信息理解的过程。特别适合喜欢用绘画、歌舞等形式表达阅读信息的幼儿。它的样式为: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用以有的阅读经验结合多种方式表达所扮演的角色。并如“小博士编辑部”是幼儿在积累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用名片、小报、海报、小图书编辑等图画符号表征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还如小精灵电视台是孩子扮演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采访记者等开展一系例活动的过程。孩子们会他们借用电视广告一些语言,绘声绘色地介绍等,这种阅读轻松、灵活,让幼儿在关注生活的同时,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进而阅读生活,体验生活,并逐渐进入社会化。

(六)音乐想象阅读活动

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通过对画面、音乐的大胆想象,运用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的一种阅读活动样式。这种样式的流程为:教师提供材料(图画书中的某一页或一段音乐)——幼儿根据故事画面或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幼儿编出故事、诗歌或散文。如:《小兔和大灰狼》的音乐。幼儿根据音乐,创编不同情节的故事来表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它是幼儿原有经验的延续和提升,一般放在低结构或高结构活动中。想象阅读不仅发展幼儿的合作、思维、语言能力,更帮助幼儿提升阅读经验。

(七)标志阅读活动

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对图书或生活中的各种标志进行解读的一种阅读活动样式。特别适合喜欢阅读生活的幼儿。它的流程为:解读生活素材——获取有用的信息。如:迎新活动,教师鼓励幼儿阅读游园活动室的平面图,通过解读去了解各个活动室的地点以及安排的内容。标志阅读活动不限时间和地点,可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进行。它扩充了幼儿阅读的内容,提高了幼儿对社会信息的敏感度,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