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故事《火焰》为例,按照图书阅读的指导方法设计活动 |
||
故事简介: 火焰不是熊熊燃烧的火,而是一只带着斑点和红毛的母狐狸。火焰一家住在森林的深处,过着平静的生活。不久,森林发生了变化,火焰决定带宝宝离开。半路上斑点掉进了陷阱,并被猎人倒回农场关进铁笼子。火焰决定救出斑点。她跟踪猎人来到院门外,被猎狗发现了。幸亏火焰机灵,往山坡上跑,冲进羊群,窜上老山羊的脊背,猎人不敢开枪,火焰趁机逃跑了。晚上,火焰又来救斑点,猎狗又一次地扑了出来,火焰拼命的跑,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火焰突然有了主意,她跑上了铁路,最终摆脱了猎狗。天快亮了,火焰决定再去救斑点,发怒的猎人已经做好了准备,火焰无法救斑点。此时聪明的火焰又生妙计。不久山坡上出现了狐狸的身影,一只、两只……数不清的狐狸排满了整个山坡,山坡上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猎人害怕了赶紧放了斑点,斑点终于回到了火焰的身边。 附图: |
||
|
||
温情提示: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母狐狸火焰为了救出宝宝斑点,想尽了各种办法并用聪明才智使自己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最终救回了斑点。故事长达30多幅,情节曲折,适合大班孩子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幼儿归纳并理解母狐狸火焰三次救宝宝斑点的故事情节。而教学难点是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了解母狐狸火焰在救宝宝的过程中遇到的危险以及合理想象火焰用什么办法使自己一次次的摆脱危险并最终救出斑点。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设计教案: 第一步,针对故事的名称运用想象猜测法,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并大胆猜测故事的情节,为理解故事奠定基础: 例如:《火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可能会讲些什么内容? 第二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对故事中的细节进行合理想象 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锯木头以及火车的汽笛声,让幼儿通过仔细地倾听,想象森林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火焰带着两个宝宝逃离家园。 第三步,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归纳故事相同的情节点,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理解故事 例如:火焰有没有救出斑点,一共救了斑点几次?哪些图片是讲火焰第一次救斑点的事?火焰第二次救斑点是哪些图片?……帮助幼儿归纳情节点后,重点地分析故事的内容。 第四步,鼓励幼儿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体验理解故事 例如:最后一次救斑点的这段情节特别的震撼人心,满山的狐狸犹如熊熊燃烧的大火吓退了猎人,最终火焰救出了斑点。教师可鼓励幼儿分工合作表演这段故事:一幼儿扮演猎人、一幼儿扮演火焰、一幼儿扮演斑点,其余的幼儿扮演满山的狐狸们。让幼儿带上头饰和道具(满山的狐狸身上披上红色的围巾)来感受这段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情节,从而更加感悟火焰的聪慧和机智。 第五步,引发幼儿思考故事,挖掘故事的内涵。 例如:看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觉得火焰怎么样,她聪明在哪里?如果你是火焰,你会怎么救出斑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