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绘画教育  
 

社会绘画教育是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其他机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绘画教育形式。它可以是由国家或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绘画训练班、儿童绘画技能大赛、绘画等级考试等多种美术教育形式,也可以是诸如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电视、电影、期刊、画报等中的动画、漫画等所带来的一定的绘画教育形式。

社会绘画教育是幼儿园绘画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由于幼儿园绘画教育受到教材、指导的束缚,加上场地设备以及相关资料的不足,指导人员的固定,活动规模小等局限,绘画教育应有的魅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社会绘画教育所开展的各种绘画活动可以不受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影响,又有优越的设备、多样的指导者,可以使幼儿深深体会到绘画活动的丰富性和乐趣。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与社会绘画教育机构携起手来,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美术馆、博物馆绘画教育和多种社会办学形式中的绘画教育。

(一)美术馆、博物馆绘画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艺术传播手段的不断扩展,艺术与日常生活日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艺术品,随时随地接受着艺术的熏陶。与此相对应,我国的美术馆、博物馆也改变了仅仅提供观看、研究美术作品场所的做法,而以全体大众为服务对象,广泛开展各种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使原来的艺术象牙塔,转化成为大众可望而可及的学习场所,并成为儿童接受文化传承和领会艺术的殿堂。

与幼儿园相比,美术馆、博物馆具有场地开阔,材料量大,活动时间充裕,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高等特征,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发展个性。在美术馆、博物馆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美并能自由地想象和进行思考,他们与自然的和艺术的环境融为一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了解艺术并爱好上艺术,从由指导人员的诱导过渡到自己学会去观察理解继而发现美的存在,儿童内在的潜力得到了激发,他们积极性地参与到艺术创作活动中,学习与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多种社会办学形式中的绘画教育

随着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美术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重点已放到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表现能力方面来。因此,一些业余儿童美术班也开始对单一的绘画教学活动进行扩展,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美术教育呈现出平面造型与立体造型活动并重,表现与欣赏活动相融合的面貌。

总之,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社会机构和设施、场所能够使儿童获得亲近绘画、了解绘画的机会和权利,能够给儿童提供学习绘画的帮助,也能更科学而合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培养儿童的美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