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幼儿园的绘画教育 |
|
幼儿园绘画教育是对学前儿童实施绘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绘画教育活动来满足幼儿表达、表现和创造的需要。一般说来,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可分为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和非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两种。 (一)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 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绘画直接相关的学科或领域(如美术、艺术等)进行,也可以通过课程设置中其他各学科或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音乐、科学、品德教育,等等)或单元或主题等进行。 可以看出,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美术学科领域中的绘画教育活动;渗透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绘画教育活动主题背景下的绘画教育活动。 绘画教育是幼儿园美术学科或领域的教育中的一种,但是,一般在美术学科或领域教育活动中,绘画往往与手工制作、美术欣赏等内容综合在一起。活动可以是以集体教学的形式来组织,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还可以是幼儿自发的探索为主。但是,无论哪种活动形式,一般都会包含有几种不同内容的活动。 其他各学科或领域中的绘画活动是指渗透在幼儿园的语言、科学、社会、健康等学科或领域中的绘画活动。如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用语言描述美术作品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描述自己创作的作品内容;用画笔再现故事或诗歌的内容。再如音乐教育中,幼儿根据所听到的节奏、旋律、声音的大小等,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将它们转化为符号。 主题背景下的绘画活动是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它超越了严密的美术学科知识体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儿童的美术素质的发展,促进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主题背景下的绘画活动超越了教材、幼儿园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儿童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儿童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在绘画活动目标、活动内容等方面均呈现出开放性。它的实施强调儿童乐于探究美术活动、勤于动手表现,要求儿童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将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为儿童构建了一种开放的美术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美术知识和必要的美术技能。 (二)非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 幼儿园中非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常常通过幼儿在活动区的自由活动,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创设,美术角和美术室的活动,以及教师对幼儿随机进行的集体的或个体的美术指导等方式进行。 因此,非正规的绘画教育活动包括: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创设,美术角和美术室的活动,随机的绘画指导。 一是幼儿园环境布置活动。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可使他们对所属的环境作出最好的探究和了解,也有利于幼儿主动、自发地参与活动。幼儿的参与,不仅仅是作品的展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并不断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幼儿参与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可从美术活动区、主题墙、走廊、楼梯等方面着手。例如,在“我爱北京天安门”主题环境创设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主题墙,然后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表达、表现,最后把幼儿画的天安门、长城等贴在墙上,形成主题墙。又如,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孩子在自制的扇子上画上各种图案,然后和老师一起用这些扇子布置成一个富有特色的“中国风”。 二是美术角和美术室活动。美术角是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美术角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对美术有兴趣的幼儿的需要。美术角材料的投放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材料可发动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来收集,并分门别类地摆放,便于幼儿拿取。美术角活动内容应根据各年龄班的基本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定期更换。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美术角活动。这张是小班幼儿用弹珠蘸上颜料在盒子里滚来滚区,最后形成不同的痕迹;这是中班幼儿用自己的手和脚蘸上颜料在纸上印手印和脚印;这是大班幼儿在不同形状的一次性纸盘上画京剧脸谱;这是幼儿在一次性纸杯上进行装饰。 美术室的设置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而定,一般设在有较大活动空间的幼儿园。美术室可以是专门的活动室,如泥工活动室、画架绘画活动室。也可以是综合的活动室,如把美术室划分为绘画区、手工区和欣赏区。美术室的开放需要全园统筹安排,并由教师进行各自的指导。 三是随机的绘画指导,即教师对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内所从事的绘画活动的指导。日常生活中,教师可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儿童进行随机性的美术教育。例如午餐后带孩子在园内散步,和幼儿谈论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随机欣赏孩子们带来的新玩具、穿着的漂亮衣服、老师的发卡、丝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