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请对在非正式数学活动中所作的某幼儿“有关集合概念建构”方面的一份个案记录作出讨论与分析。 讨论要求: 1、教师的评价主要围绕哪些内容? 2、教师的评价做得如何?(从评价的角度、描述的语言以及教师所作出的分析等方面着手进行讨论) 附:个案记录 1、幼儿基本情况: 姓名:贝贝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8年12月 家庭情况: 该幼儿父母均是从上海去外地经商的私营企业经营者,因此他自出生至两岁都由其外祖父母抚育,两周岁进入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全托。 幼儿平时的行为表现、性格特点: 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建构区的玩积木、探索区的玩汽车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且操作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但对数学区的内容常常摆弄几下就不再继续,继而选择别的材料。(可能摆弄后对材料没有了兴趣,或遇到了困难。)在活动后的评价中他常常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操作,或者则表现出不耐烦,根本不关心也不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活动情况或教师的总结。 2、幼儿现有数概念发展水平:
3、在非正式数活动中的情况:
4、分析与反思: 贝贝自小由外祖父母带大,与父母接触甚少,受其外祖父母影响很大。外祖母是退休教师,十分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此幼儿对颜色、相等、多少等概念的认识经验较多,并且对有关集合的感性经验较丰富,但这些概念与经验基本上是内隐的,不会用口语明确表达,更不会应用。贝贝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性格外向而情感外露,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为难以遵守活动规则;并且极易受兴趣导向的作用,对感兴趣的事物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则会表示不愿参与的想法,并且会随意离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