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防治”
广角镜1:人类ABO血型的分子基础
1.血型
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会凝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其中,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的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称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发生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则称为凝集素。凝集素是由γ-球蛋白构成的,它们溶解在血浆中。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10个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抗体在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因而使它们聚集成簇。在补体的作用下,红细胞的凝集伴有溶血。当人体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在血管内可发生同样的情况,此凝集成簇的红细胞可以堵塞毛细血管,溶血产生的大量血红蛋白会损害肾小管,同时常伴发过敏反应,其结果可危及生命。
2.ABO血型
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A和凝集原B而将血液分为4种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A的为A型;只存在凝集原B的为B型;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A与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在人类血清中含有与上述凝集原相对应的凝集素,但不含有对抗其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例如,在A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血的血清中,一般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血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3.ABO血型的分子基础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原是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上所含的糖链,是由少数糖基构成的寡糖链。由半乳糖-乙酰葡萄糖胺-半乳糖-葡萄糖组成的寡糖链,成为前驱物质;前驱物质的第一个半乳糖基上接一个L-岩藻糖,就成为H抗原,H抗原的抗原性较弱,一般血清中不含抗H抗体。在H抗原的基础上,再接上一个N-乙酰-D-半乳糖胺,就成为A抗原,或接一个D-半乳糖,就成为B抗原。控制A、B、H凝集原生成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9q34.1-q34.2)的等位基因上。基因型决定了生成糖基转移酶的种类,从而决定了个体的血型表现型。
4.凝集素是溶解在血浆中的γ-球蛋白
新生儿血液中无ABO系统的抗体,出生后的第一年中逐渐出现,为IgM,产生的原因不清楚,可能与食物成分、肠道细菌释放物有关。
ABH抗原物质的化学结构图

广角镜2: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表达
抗体多样性的产生与体细胞突变、多基因控制及重组有关。人和小鼠免疫球蛋白(Ig)的合成受B细胞内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重链基因库、κ链基因库和λ链基因库3个基因库控制,每一个基因库均由数目不等的一组基因组成,其中编码V区肽链的基因称V基因;编码C区肽链的基因称为C基因;在V基因和C基因之间还有连接基因(J基因);在重链基因库中,有若干多样性基因(D基因)。这些基因被插入序列分隔,不能独立表达,需经基因重排后才能转录。基因重排发生在骨髓始祖B细胞向成熟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
免疫球蛋白基因定位:κ轻链的基因Igκ位于人类2号染色体,λ轻链的基因Igλ位于人类22号染色体,重链的基因IgH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
i.κ链基因库有约100个Vκ基因、5个Jκ基因和1个Cκ基因组成。
ii.λ链基因由Vλ基因、Jλ基因和Cλ基因重排后才能转录。
iii.H基因库由至少100个V基因、10-20个D基因、6个J基因和9个C基因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