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构
(1)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第一胸段至第二、三腰段脊髓灰质的侧角内。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终止于椎旁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又称为椎前神经节,分别位于脊椎两侧,脊椎两侧的神经节相连,形成两条链,称之为交感神经链。

如图所示,交感神经节距离效应器官比较远,因此,脊髓与神经节之间的节前纤维比较短,神经节与组织器官之间的节后纤维却很长。
(2)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脑干的第III、VII、IX、X对脑神经核,以及骶段脊髓2-4节的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终止于效应器内的神经节,或效应器附近的神经节。如上图所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很长,节后纤维却很短。
看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区别还是很大的。不仅如此,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神经元也存在很大差异。
下面,让我们了解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以及与这些递质作用的受体有哪些特点。
3.递质和受体
(1)节前纤维

如图所示,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都是乙酰胆碱(ACh),与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最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去极化变化,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
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为N型受体,也就是烟碱型的乙酰胆碱受体,烟碱的英文名称为nicotine,第一个字母是N,因此,称之为N型受体。烟碱与这种受体结合引起的生理效应,与乙酰胆碱作用的效应相似。
在日常生活中,吸烟造成的烟雾,不仅含有有毒物质,还含有尼古丁(nicotine),人体吸入后,可影响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
(2)节后纤维
如上图所示。
i.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都是乙酰胆碱,还有一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末梢也释放乙酰胆碱,但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为M型受体,M是毒蕈碱(muscarine)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这类受体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浓度,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ii.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效应器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产生生理效应。
如此看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很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