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高中化学的特征和学生学情分析 |
|
1. 高中化学的思维特点 化学学科知识本身就是思维的载体,化学学科是借助于各种思维方法和策略才能得以发展起来的,思维性是化学学科的典型特征。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化学教学逐渐脱离感性材料的直接支持,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占有更高的比例,学生学习更多的依赖于理性的抽象的思维,这使得化学学科的思维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2.高中生的思维特点 高中生的年龄大致在15-18岁之间,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思维的一般共同特征是: (1)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可以逐渐脱离感性材料的直接支持,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2)可以进行假设性的、预设性的思维,形式运算思维逐渐取代具体运算思维而占主导地位; (3)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明显化; (4)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在学习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中逐渐认识事物复杂的因果关系,认识个别和一般,归纳与演绎,对立与统一等关系,并逐渐形成辩证思维。到了高二后辩证思维开始占优势地位; (5)在思维品质方面,到了高中阶段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已基本定型,深刻性逐步发展,独创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相对较晚,但进步显著。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趋于定型,可塑性空间大,是思维训练的黄金季节。 因此,这一阶段的化学教学必须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科学思维训练,使学生的认知向更高层次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