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土课程资源的特征分析  
 

乡土资源即本县、乡镇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乡土地理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从乡土资源中发掘平时视而不见但研究价值大的学习素材,可使学生感到学习课题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求知热情。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的课程资源具有如下独特鲜明的特点:

可以说农村中学具有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但素材性课程资源丰富的特点。①自然资源的“绿色化”。 这里山川秀美,蜂飞蝶舞,自然景观巧夺天。如原汁原味的生物“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②人文资源多元化。这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历史传统、人文景观、民间传说,如饮食文化、婚丧习俗乃至礼仪、禁忌、节日、艺术、宗教、建筑等。真是神秘莫测,让人耳目一新;③社区资源特色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社区的经济文化生活也注入了现代化、信息化的新鲜“血液”,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地域差异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师与其怨大尤人,靠天吃饭,还不如扬己素材性课程资源之长,避其条件性课程资源之短,积极拓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本土化的课程资源,使之与学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