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生活化”课程内容呈现  
 

我们知道课程标准一般没有单列课程的内容项目,课程目标也不等于课程内容,但我们能从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的表述中,挖掘到隐含其中的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见表2-1)。

表2-1 课程标准中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

维度

内容


知识与技能

1.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程目标从宏观层面上对课程内容“生活化”的取向作出了规定,但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具体问题在目标的表述中并不能给予相对明确的答案。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求“内容与要求”,从而为课程目标的清晰化和具体化找到凭介。

《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是我国第一次以生活问题和技术问题为线索设置的选修模块,它们在内容上的规定较其他化学课程要更加全面,同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在教授必修课程或是其他选修课程时,无论使用哪类教材,为了避免偏离“生活化”的方向都可以在研究和学习这一模块的课标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从“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的内容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标提炼了三个内容主题,分别是“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以及“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技术”选修模块的内容标准中同样也提炼了“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利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三个内容主题。它们几乎包含了涉及化学与学生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因此,我们对这些内容主题的学习和补充,将有利于我们对化学中的“生活”和“技术”问题分类,有助于我们在其他模块的教学中准确把握反映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线索,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1.“化学与生活”的内容主题

主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面对污染问题、安全问题等日益严峻的现实,获取有关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指导性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本主题可以重点介绍如何创造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可包含四个核心内容,分别是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合理处理垃圾及安全使用化学品等。

主题2——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食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掌握合理选择食品、营养品与药品的方法,促进人体健康已成为生活必备的常识。本主题以促进人体健康为主线,可以介绍促进人体健康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即通过合理饮食摄取能量、补充人体的必需元素,通过合理使用药物抵抗疾病等内容。

主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材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材料得到了发展,大量的新型材料也不断涌现。本主题以材料的应用为主线,可以介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支柱材料。

表2-2 “化学与生活”的三大主题及内容

主题

内容


主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空气质量的改善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主题2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摄取人类必需的化学元素
    提供能量和营养的食物
    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主题3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2.“化学与技术”的内容主题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的增长伴随着资源消费的增长。石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将在100年后变得稀缺,在新的世纪里,解决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高效洁净转化和寻找开发新资源将是化学的重大使命之一。本主题可以介绍煤、石油、天然气和海水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基本的化工生产资源及其产品、废旧物资的资源再利用等内容。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材料的研制、加工等是化学、化工关注的热点,任何新材料的研制都离不开化学家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的分析与论证。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使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高分子材料代替了许多传统材料,为节约自然资源作出了贡献;磁力悬浮列车风驰电掣,超导体用于制造发动机,可控热聚变用于商业生产;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研制出了大批新型功能性材料,使材料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本主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这些材料的生产原理以及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发展的状况,使学生认识化学在材料制造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工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化学科学及其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使工农业生产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1世纪,为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学还将在工业废弃物的处理、高效节能的绿色工业生产工艺的研制、促进农业高质高产的无污染化学肥料及农用药品的开发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主题可以介绍水处理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氨的主要原理、设备及流程,同时以实例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在精细化工和农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的三个主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农业技术、能源及能源利用技术、医疗保健技术、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五大技术领域中提炼线索,划分以下的六个专题。

表2-3 “化学与技术”的六个专题及内容

专题

单元


专题1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

    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
    硬水软化
    海水淡化


专题2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

    氨的合成
    氯碱工业
    硫酸工业
    镁和铝的冶炼


专题3让有机反应为人类服务

    有机药物制备
    合成洗涤剂的生产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
    有机高分子合成


专题4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

    材料的加工处理
    材料组成的优化
    复合材料的制造


专题5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
    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
    无土栽培技术
    化学农药的发展

专题6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

    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