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上海一、二期课改高中地理教材结构特点对比分析
 
作业

提炼二期教材变化的特点,说出在教学中,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资料

新课程取得从教育观念、教育形式的诸多革新!

学生的发展

国际地理课程比较研究的启示

1、适当增加地理课的课时

2、设置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3、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4、课程标准知识要点粗化和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5、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以便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6、利用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方式促进我国地理学习方式产生突破

7、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作业
1、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1、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题,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学生见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3、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4、教学内容基本有教材决定,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4、教材是学生唯一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主要从其它途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或网络)获取大量知识。

一二期课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新的课程理念下课程环境与传统地理课程环境不同

  传统课程环境 新的课程环境
教师与学生的位置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所关注学生发展的范围 单向发展 多方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 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状态 接受学习 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反应 被动反应 有进化的行动
学习活动的内容 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 判断思维和基于选择的决策学习
教学背景 鼓励的人工背景 防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教学媒体 单一媒体 多种媒体
信息传递 单向传递 多向传递